
在“雙碳"目標與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雙重驅動下,能源系統正經歷一場深刻的數字化轉型。作為企業微電網能效管理與用電安提供商,安科瑞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“微電網"為起點,逐步構建起覆蓋“源、網、荷、儲"全鏈條的智慧能源管理平臺EMS 3.0,為實現虛擬電廠與零碳能源體系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。
微電網作為局部能源系統的核心單元,具備自我調節、自我平衡的能力,是構建更大規模智慧能源系統的基礎。安科瑞EMS 3.0平臺通過集成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云計算與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,實現對分布式光伏、儲能系統、充電樁、可控負荷等多元設備的協同控制與優化運行。
平臺具備功率預測、優化調度、協調控制、碳排管理、智能運維等核心功能,支持光儲充一體化、防逆流控制、削峰填谷、柔性擴容、需求響應等多種運行策略,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時,顯著降低用電成本,增強系統安全性與穩定性。


虛擬電廠并不是實體電廠,而是通過數字化手段將海量分散的分布式電源、儲能設施和可控負荷聚合起來,形成一個可控、可調、可交易的“虛擬電力系統"。安科瑞EMS 3.0正是實現這一愿景的關鍵載體。

在河南交投源網荷儲項目中,安科瑞智慧能源平臺成功接入266個站點的協調控制器,實現對光伏、儲能、充電樁等設備的遠程集中監控與策略下發。系統基于AI算法進行多能源協同調度,執行防逆流、新能源消納、削峰填谷等策略,不僅提升了綠電消納能力,還通過參與需求響應、輔助服務市場獲取額外收益,初步展現出虛擬電廠的運營雛形。

多站點綜合管理
上海某研究院項目:通過光儲充一體化建設,實現能源數據集中管理、充電服務增值、峰谷套利與虛擬電廠參與,顯著降低用電成本。
廣東某能源集團光儲一體柜:在并網與離網模式下靈活切換,保障系統安全運行,提升光伏自發自用率。
海外寺廟光儲項目:在弱電網地區實現離網運行與就地消納,展現系統在無穩定市電地區的適用性。
這些項目不僅是微電網技術的成功實踐,更是虛擬電廠能力的具體體現。它們驗證了安科瑞平臺在多場景、多設備、多策略下的適應性與擴展性。
安科瑞依托“云-管-邊-端"全棧產品生態,已在全國部署超過50000套系統解決方案,覆蓋電力、交通、園區、建筑、工業等多個領域。通過EMS 3.0平臺的持續演進,安科瑞正推動微電網從“單體智能"向“系統智能"升級,從“能源管理"向“能源運營"跨越。
未來,隨著電力市場改革的深化、碳交易機制的完善、以及AI算法的進一步融合,安科瑞的智慧能源平臺將更深度地賦能虛擬電廠建設,助力構建安全、可靠、高效、綠色的現代能源體系,為實現“碳達峰、碳中和"目標提供可復制、可推廣的路徑示范。